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1739

会议视频 174

会议信息 46

会议专题 2

年份

2024 4

2023 210

2022 258

2021 209

2020 133

2019 115

2018 107

2017 106

2016 68

2015 64

2014 31

2013 44

2012 56

2011 74

2010 42

2009 39

2008 44

2007 49

2006 46

2005 55

展开 ︾

关键词

能源 88

碳中和 39

优化 18

2020 17

可持续发展 17

可再生能源 13

数学模型 13

优化设计 11

多目标优化 11

生物质 11

人工智能 10

智能制造 10

模型 10

数值模拟 9

机器学习 9

模型试验 9

微地震监测 8

环境 7

增材制造 6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煤矿综合能源网架构及运行优化研究

穆云飞,吴志军 ,郭浩辰,贾宏杰,王成山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5期   页码 111-121 doi: 10.15302/J-SSCAE-2023.05.010

摘要: 枢纽模型,实现了针对典型煤矿综合能源协同运行优化

本文结合煤炭行业发展背景、煤矿绿色发展需求,将综合能源网技术拓展应用到煤矿,提出煤矿综合能源网架构并分析发展要素,建立煤矿物质能量枢纽(MECH)模型,开展煤矿综合能源协同运行优化

煤矿综合能源的MECH模型是对煤矿物质能量之间复杂耦合关系的良好表征,得到的煤矿综合能源物质或能流变化引起的流变化,为煤矿综合能源协同运行优化提供了模型支撑在保障用需求的前提下,尽快实现新能源、伴生能源对常规能源的替代,最大限度地节约常规能源

二是综合考虑煤矿物质能量,规模化应用煤矿综合能源协同运行优化技术。在煤矿综合能源运行优化过程中,宜综合考虑电、冷、热等能量,瓦斯、涌水、乏风等物质,兼顾设备效、排放特性来制定经济且运行调度策略,以技术能力升级推动协同格局下煤矿碳化转型

关键词: 煤矿综合能源物质能量枢纽模型协同运行优化    

煤矿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发展研究

吕超贤,孙文,宋关羽,于浩,王成山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5期   页码 136-145 doi: 0.15302/J-SSCAE-2023.05.012

摘要: 研究建议,加强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促进煤炭共伴生资源及地下空间的高效利用;推进煤矿综合能源建设,推进能源优化组合及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应用;开发煤矿综合能源网精细化调度平台,实现煤矿资源安全高效利用该结构充分考虑煤矿生产特性,以满足煤矿开采、生产、生活办公等的电、气、冷、热需求为主要目标,通过伴生资源和其他可利用能源资源之间的多能互补综合利用,提升煤矿能源利用效率、能源供给可靠性,促进煤矿能源系统向绿色综合能源发展煤 – 潮流协同的矿山供电系统优化运行 [JOL]‍.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1 – 12 [ 2023-10-01 ]‍.推动煤基多元清洁能源协同开发、煤基风光互补多元协同运行、高效大规模多元储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技术融合,促进煤炭清洁利用,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同时以精细化调度手段、智能算法、优化模型等技术为支撑,充分发挥煤矿多环节、多资源的调动能力,实现多阶段源端能源出力与荷端多元用的精准匹配,提高煤矿安全、运行水平。

关键词: 煤矿能源资源;伴生资源;高效利用;物质能量循环;综合能源    

物质分析的跟踪观察法

陆钟武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 第8卷 第1期   页码 18-25

摘要:

流动,是物质(如铜、铝等)流动和流体流动二者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基于这个论点,简要地回顾了流体力学中研究流体流动的两种方法,即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相应地提出了物质分析的两种方法,即跟踪观察法和定点观察法强调了物质的跟踪观察法既适用于稳态物质(产品产量不变),也适用于非稳态物质(产品产量增长或下降)。以钢铁产品生命周期的铁流图为例,说明了物质的跟踪模型。在引入了物质的非稳度后,提出了物质各项指标的计算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瑞典铅酸电池系统为对象,计算了其中铅的各项指标,并进行了必要的分析。

关键词: 物质的研究方法     物质的跟踪观察法     物质的基本公式     物质的非稳度    

重大耗能设备运行智能控制方法 Article

柴天佑, 李明宇, 周正, 程思宇, 贾瑶, 吴志伟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27卷 第8期   页码 84-95 doi: 10.1016/j.eng.2023.05.018

摘要:

本文在分析重大耗能设备运行专家的运行控制行为的基础上,将机理分析与深度学习,控制与优化和预测相结合,决策与控制相集成,提出了使单吨能耗在目标范围内尽可能小的运行智能控制方法。该方法由设定值控制、自优化校正、跟踪控制组成。采用工业互联网端边云协同技术,研制了运行的智能控制系统,成功应用于电熔镁炉,取得减少排放的显著效果。

关键词: 重大耗能设备     运行     智能控制     端边云协同技术    

恒定及非恒定数学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张明亮,沈永明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 第9卷 第8期   页码 92-96

摘要:

从求解一维圣维南方程组的Preissmann 4点隐式差分格式出发, 建立了一维河网及渠数学模型,并对计算中所涉及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利用模型对树状渠的恒定及复杂的环状渠和河网的非恒定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水位和流量过程计算值与Islam的计算值吻合较好,各渠道的流量分配计算结果精度也较高,为河网及渠的水量调度提供了一个较为简便实用的工具,为建立渠及河网的综合水质生态数学模型打下基础。

关键词: Preissmann格式     及河网     流量分配     水质模型    

面向2035年我国能源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谢克昌

《中国工程科学》 2022年 第24卷 第6期   页码 1-7 doi: 10.15302/J-SSCAE-2022.06.001

摘要:

2035 年前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应立足基本国情和所处发展阶段,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推进能源清洁转型本文从能源总量、能源结构、综合效、能源科技、体制机制、能源安全六方面阐述了我国能源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未来一段时期内能源发展的关键问题,涵盖煤炭兜底保障作用、能源消费增量的可再生能源替代、油气供给安全、核电发展立足自主、氢和储全产业链规模化发展等。着眼2035 年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能源革命,达峰、中和4 个阶段的战略目标。研究建议,各环节全面落实节能优先方针,继续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站位全局谋划和推动可再生能源成为未来能源供应增量的主体,加快转型并统筹构建多能互补能源系统。

关键词: 能源革命;能源安全;转型;达峰、中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中和背景下生物质能源和绿色氢能在大规模储中的作用

徐春保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29卷 第10期   页码 32-34 doi: 10.1016/j.eng.2023.08.007

中和愿景下的中国能源转型之路 Article

张枢, 陈文颖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14卷 第7期   页码 64-76 doi: 10.1016/j.eng.2021.09.004

摘要:

为了实现中和,中国能源系统需要经历深刻转型。本文利用能源-环境-经济模型China TIMES,设计了4个面向中和的能源转型情景,对因实现达峰时间不同和2050年排放量不同引起的转型路径差异进行了比较。205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电热当量)的60%、发电量的90%将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终端电气化率提升至接近60%。提前达峰要求在未来10年大量部署可再生能源,并在2025年后加速淘汰煤炭,这加大了近期的减排压力。然而,这些措施尽早获得更好的空气质量,减少二氧化碳累计排放,为其他部门的转型争取更多时间。另外,本研究还发现,中国2050年的减排压力会在近期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能源服务需求变化和福利损失产生影响。

关键词: 中和     能源转型     气候变化减缓     China TIMES模型     协同效应    

社会水循环系统水 – 纽带关系及调控策略研究

王建华,朱永楠 ,李玲慧,李嘉欣,姜珊,何国华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4期   页码 191-201 doi: 10.15302/J-SSCAE-2023.04.014

摘要: 研究建议: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构建社会水循环全过程核算体系;推动系统配置和技术研发,整体提升减污降综合能力;激励全社会加强节水,实现水资源与能源的双重节约;完善水系统排放管理,实现社会水循环发展年社会水循环能源消耗和排放变化趋势,探讨排放总量及强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研究“双”目标下的社会水循环系统中水 ‒ 综合管理策略,提出减排降的方法和措施,支撑中和目标下的能源与水协同安全保障" outline_title="2"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二) 推动系统配置和技术研发,整体提升减污降综合能力

能源消耗是水利、给排水等工程建设和运行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耗能、高排放的工程,加强可行性论证及优化配置方案比选,综合评估系统水 ‒ 综合效率,提出协同配置最优方案。针对污水处理环节,加强污水处理和自然净化的治污综合体建设,优化处理工艺并构建减污降协同模式。

关键词: “双”;社会水循环;水 – 纽带关系;核算;水管理    

中国的科学、绿色、能源战略

杜祥琬,周大地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 第13卷 第6期   页码 4-10

摘要: 接着提出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强调中国特色的新型能源战略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供给保障合理的需求。给出了21世纪上半叶我国能源发展阶段的战略定位,阐述了我国“科学、绿色、能源战略”的基本内涵,包括它的6个子战略:a.强化“节能优先,总量控制”战略,;d.积极发展水电和非水可再生能源,使之成为我国的绿色能源支柱之一;e.积极发展核电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f.发展中国特色的适应电源多元化的高效安全智能电力系统,发展非上网等用电方式和储技术“科学、绿色、能源战略”是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战略,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绿色、能源战略”的实施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提出了科技支撑的3个层次,给出了21世纪上半叶我国能源发展的展望,最后提出了为实施“科学、绿色、能源战略&

关键词: 中国能源     中长期     发展战略     绿色    

京津冀协同推进达峰中和路径研究

黄昱杰,刘贵贤 ,薄宇 ,王洁 ,曹明悦 ,鲁玺 ,贺克斌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2期   页码 160-172 doi: 10.15302/J-SSCAE-2023.07.013

摘要: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能源消耗、排放的集聚区,研究区域内达峰、中和的推进举措,对实现高质量的区域协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构建了考虑京津冀地区特征的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模型(LEAP-BTH),设置了基准情景、情景、协同情景等主要情景以及8个子情景,完成了2021—2060年京津冀地区相应发展路径的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基准情景下,京津冀地区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2060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排放量分别下降为2020年的41%、40%、53%,实现中和目标面临较大挑战;在情景下,2060 年北京市研究建议,京津冀三省市需针对各自的重点减排部门和路径,提出更明确、更严格的应对措施,如北京市重点推动交通、建筑部门的转型,天津市、河北省着力开展可再生能源替代与工业绿色升级;优化顶层设计,挖掘区域内工业、能源、交通等部门的协同发展潜力,重点推动产业协同升级和能源协同发展,据此支撑京津冀地区的“双”工作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LEAP-BTH模型能源需求;“双”目标    

经济:理念·实践·创新

金涌,王垚,胡山鹰,朱兵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 第10卷 第9期   页码 4-13

摘要:

根据我国的能源消耗及CO2排放现状,提出应从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消费过程优化及政策法规支持5个方面开展工作,阐述了各方面所能采取的举措

关键词: 经济     能源消耗     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    

能源系统转型——工程管理视角下的文献计量研究 Review

周鹏, 吕悦, 闻雯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29卷 第10期   页码 147-158 doi: 10.1016/j.eng.2022.11.010

摘要: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能源系统转型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日益关注。本文从工程管理视角出发,对能源系统转型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首先,明晰了能源系统转型的内涵与外延,包括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和能源效率提升三个方面。其次,运用系统检索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揭示了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文献聚类分析,发现关于能源系统转型管理问题的现有研究大体可划分为四类:①关注不同时空尺度与系统约束下的能源系统转型路径研究;②聚焦可再生能源技术、污染防控技术等驱动能源系统转型的技术扩散研究;③服务不同部门及区域能源系统转型的设施与网络规划研究;④涵盖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维度的能源系统转型驱动机制研究。上述研究方向在能源系统转型过程中发挥着不同但相互支撑的重要作用,其中考虑多目标协同的韧性能源转型路径设计、兼顾成本有效性与系统可靠性的能源设施网络规划、能源系统转型的多层级风险管理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突破

关键词: 转型     能源系统     文献计量研究     系统性综述    

一种通用的基于斯托克斯的复杂束轮廓工程方法 Article

杨振宇, 南浪, 岑浩璋

《工程(英文)》 2021年 第7卷 第5期   页码 655-662 doi: 10.1016/j.eng.2021.02.008

摘要:

为了在控管道中实现诸如混合强化、反应控制和材料合成等应用,经常需要编辑其中的束轮廓。传统的束轮廓编辑方法通过激发惯性二次,使管道中流体重新分布,然而在惯性可以忽略的控环境中,难以借助这类方法形成束轮廓。传统方法使用的对称式管道内结构也限制了可以创造的束轮廓的多样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基于非惯性二次的工程方法来编辑束轮廓:在微管道内部署一系列级联的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阶梯来操控处于斯托克斯范围内的流体;通过调整这些微阶梯的形状可以定制输出任意的束轮廓;设计数值式束轮廓预测程序,可快速预测以任意次序排列的预定义的阶梯所输出的束轮廓。该方法可用于生成包括非对称束轮廓在内的各种稳定的束轮廓,并且广泛适用于多种控流动环境,促进对复杂场的预测和设计。

关键词:     束轮廓     斯托克斯     流体动力学聚焦     流动塑形    

基于排放达峰约束的2030年中国能源供需模型及实证研究

陈进行

《工程(英文)》 2017年 第3卷 第4期   页码 512-517 doi: 10.1016/J.ENG.2017.04.019

摘要:

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政策目标、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等方面因素,设计了中国能源供需模型,构建了排放提前达峰和既定达峰两种情景。应用模型对两种情景下的能源供需和排放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30年前一次能源和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电力需求增速将显著快于一次能源需求;碳化是能源供需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2030年前非化石能源将超过石油成为第二大能源;选择效更高的能源消费模式和更加能源供应方式,能源消费产生的排放可能在2025年左右提前达峰;电源结构的碳化是排放尽早达峰、降低峰值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排放     达峰     能源供需     模型     情景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煤矿综合能源网架构及运行优化研究

穆云飞,吴志军 ,郭浩辰,贾宏杰,王成山

期刊论文

煤矿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发展研究

吕超贤,孙文,宋关羽,于浩,王成山

期刊论文

物质分析的跟踪观察法

陆钟武

期刊论文

重大耗能设备运行智能控制方法

柴天佑, 李明宇, 周正, 程思宇, 贾瑶, 吴志伟

期刊论文

恒定及非恒定数学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张明亮,沈永明

期刊论文

面向2035年我国能源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谢克昌

期刊论文

中和背景下生物质能源和绿色氢能在大规模储中的作用

徐春保

期刊论文

中和愿景下的中国能源转型之路

张枢, 陈文颖

期刊论文

社会水循环系统水 – 纽带关系及调控策略研究

王建华,朱永楠 ,李玲慧,李嘉欣,姜珊,何国华

期刊论文

中国的科学、绿色、能源战略

杜祥琬,周大地

期刊论文

京津冀协同推进达峰中和路径研究

黄昱杰,刘贵贤 ,薄宇 ,王洁 ,曹明悦 ,鲁玺 ,贺克斌

期刊论文

经济:理念·实践·创新

金涌,王垚,胡山鹰,朱兵

期刊论文

能源系统转型——工程管理视角下的文献计量研究

周鹏, 吕悦, 闻雯

期刊论文

一种通用的基于斯托克斯的复杂束轮廓工程方法

杨振宇, 南浪, 岑浩璋

期刊论文

基于排放达峰约束的2030年中国能源供需模型及实证研究

陈进行

期刊论文